发布时间:2022-01-27 11:11:33 人气: 作者:admin 人已围观本文有578个文字,大小约为2KB,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
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-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
一、情景默写
1.按要求填空
(1)《邶风·静女》的开头,用了“赋”的表现手法,直接写“静女其姝,______。爱而不见,__________”,其中“爱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。
(2)《王风·黍离》的开头“彼黍离离,______________”用了“________”的表现手法,以勾起主人公的忧思。成语“黍离之悲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。
(3)“思君令人老,岁月忽已晚。______________,努力加餐饭”选自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《______________》;“还顾望旧乡,______________。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”选自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《______________》。
(4)《荀子·劝学》中指出: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”这与韩愈《师说》中所表达的“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”的观点是相同的。
(5)“故木受绳则直,______________”通过“木”与“金”的变化来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,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,进而论证后天不断学习的重要性。人要改造成为“知明而行无过”的君子,就要“______________”,可见,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。
(6)《师说》中,士大夫之族以地位、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:“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”。
(7)韩愈作《师说》送给十七岁的李蟠,李蟠其人“好古文,六艺经传皆通习之,不拘于时”,其中“古文”指的是______________,与骈文相对。“六艺”是“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部儒家经典”。“传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。
二、选择题组
2.按要求选择
(1)古汉语中,往往为强调宾语(受词),而将宾语提到动词前面。下列不属于这种语法结构的选项是:( )
A.用之则行,含之则藏,唯我与尔有是夫B.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
C.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D.莫我肯顾
(2)教师节的时候,高一的同学们想选一些诗句来给自己的班主任。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( )
A.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B.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
C.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D.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
(3)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( )
A.看到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中取得了好成绩,小东在朋友圈激动地写下:“铩羽而归,包揽金银!这份荣耀,非你们莫属!”
B.世界杯预选赛四十强赛过去两场比赛,中国男足的表现差强人意,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,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。
C.小苏在跑步方面刻苦训练,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。运动会上,他一骑绝尘,其他选手只感叹望尘莫及。
D.面对不同的文化需求,博物馆举办的“国云展”“为国宝代言”等活动,浮光掠影,吸引了不少观众。
三、论述类文本阅读
四、文学类文本阅读
阅读下面的文章,完成各题。
最初教我写作的老师
王鼎钧
①回想起来,我并非王荆石老师的好学生。那时,人人称赞我的作文好,王老师却说不然。那时我们爱写抒情的散文,所抒之情,为一种没有来由的愁苦怅惘,不免时时坠入伤春悲秋的滥调。那是当时的文艺流行病,我们都受到感染,而我的“病情”最严重。
②那时,我已经觉察国家危难,家境衰落,青年没有出路,时时“悲从中来”,所以不能免疫。“愁苦之词易工”,我那时偶有佳作,受人称道,只有王老师告诉我们,这样写永远写不出好文章。他说,文章不是坐在屋子里挖空心思产生的,要走出去看,走出去听,从天地间找文章。天下这么多人你不看,这么多声音你不听,一个人穷思冥索,想来想去都是别人的文章,只能拼凑别人的文句成为自己的文章,这是下乘。
③他最反对当时流行的“新文艺腔调”,例如写月夜:“一轮皎洁的明月,挂在蔚蓝色的天空,照着我孤独的影子。”例如写春天:“光阴似流水般的逝去,一转眼间,桃花开了,桃花又谢了,世事无常,人生如梦。”当时,这种腔调充斥在模范作文或作文描写辞典之类的书里。他不准我们看这些书。
④他说,说书人有一种反复使用的“套子”,死学活用。说书说到官宦之家,大门什么样子,二门什么样子,客厅里挂着什么字画,摆着什么家具,有一套现成的说法,这一套可以用在张员外家,也可以用在李员外家;可以用在这部书里,也可以用在另一部书里。作文一定要抛弃你已有的“套子”。
⑤依他的看法,学文言文和学白话文,方法大有分别。学文言是学另外一套语言,那套语言只存在于书本里,在别人的文章里。你必须熟读那些文章,背诵那些文章,才可以掌握那一套语言。你写文言文的时候,先要想一想你能够背诵的那些句子,把它从别人的文章里搬过来使用。你写的文言文是用古人的句子编联而成,颇似旧诗的集句。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,而在生活里,在你每天说的话里,不仅如此,在大众的生活里,在大众每天说的话里。回想起来,王老师这番教导出于正统的写实主义,是堂堂正正的作家之路,对我们期望殷切,溢于言表。可是,那时候,我并没有完全了解他的意思,我相信,别的同学也没有听懂。
⑥回想起来,这段话,也许是说给我一个人听的吧?遍数当年全班同学,再没有像我这样醉心作文的。可是,那时,我完全没有照他的话去做。
⑦他说,文笔一定要简洁。
⑧国文课本里有这么一个故事:敌人占据了我们的城池,我军准备反攻,派一个爱国的少年侦察敌情。这少年在午夜时分爬上城头,“看见月色如霜”。——看见月色如霜!全课课文只有这一句写景,王老师称赞这一句写得恰到好处。为什么到了城头才发现月色如霜?因为这时他需要月色照明,好看清楚城里敌人的动静。他说,倘若由俗手来写,恐怕又是“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”,一大串拖泥带水的文字。月如霜三个字干净利落,用不着多说。
⑨他的这番训诲,我倒觉得不难。我把这种写法首先用在日记上。我记下,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,“四周都是哭红了的眼睛”,王老师给我密圈。我记下,有一天因事早起,“星尚明,月未落,寒露满地,鸦雀无声”,王老师又给我密圈。
⑩通常,学生的作文都很短,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写得长些。有一次,王老师出题目要我们比赛谁写得又好又短。题目是“我家的猫”。我写的是:我家的猫是一只灰色的狸猫,是三岁的母猫,是会捉自己的尾巴不会捉老鼠的猫,是你在家里的时候它在你脚前打滚儿、你不在家的时候它在厨房里偷嘴的猫,是一只每天挺胸昂首出去、垂头丧气地回来的猫。你说,这到底是一只什么猫?据说,王老师看到我的作文时微微一笑:“这孩子的文章有救了。”作文簿在老师们手上传来传去,有人认为“的猫”两个字太多了,删掉比较好;有人认为“的猫”很有趣,而且扣题,题目就是“我家的猫”嘛!
⑪在那一段日子里,我对作文又爱又怕,怕我那些“妙手偶得”的佳句不能通过王老师的检验。有一次,我在作文簿上写道:时间的列车,载着离愁别绪,越过惊蛰,越过春分,来到叫做清明的一站。王老师对这段文字未加改动,也未加圈点,他在发还作文簿的时候淡淡地对我说:“这是花腔,不如老老实实的说‘清明到了’。”
⑫又有一次,我写的是: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,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。他毫不留情的画上了红杠子,在旁边改成“今年八月”。
⑬回想起来,王老师提倡质朴,反对矫饰,重视内容。他朝我这棵文学小草不断的浇冷水,小草受了冷水的滋润,不断地生长。这一番教导对我的影响太大、太大了。
(节选自王鼎钧《昨天的云》第四章《荆石老师千古》)
6.阅读文章的第一部分,分析文艺流行病的表现、危害、病因以及如何医治。
表现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危害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病因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医治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7.第⑪、⑫段写王老师对“我”的文字进行了两处改动,请对这个改动进行评析。
五、古代诗歌阅读
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,完成各题。
甲
春望
杜甫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乙
闻官军收河南河北
杜甫
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却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
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
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
(注)①剑外:剑门之外,泛指易中地区,②蓟北:河北北都地区,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。
8.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,可以收录这两首诗歌的一书是( )
A.《乐府诗选》B.《律诗集粹》
C.《诗余选集》D.《古诗菁华》
9.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( )
A.甲诗“城春草木深”句有黍离之悲的意味。
B.甲诗更能体现出杜甫“沉郁顿挫”的风格。
C.乙诗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很传神。
D.乙诗七八句动词的运用有化近为远的效果。
10.两首诗歌都写到了“泪”,请结合诗歌的内容,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。
甲诗:
乙诗:
六、文言文阅读
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,完成各题。
甲
①管仲夷吾者,颍上人也。少时常与鲍叔牙游,鲍叔知其贤。管仲贫困,常欺鲍叔,鲍叔终善遇之,不以为言。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,管仲事公子纠。及小白立为桓公,公子纠死,管仲囚焉。鲍叔遂进管仲。管仲既用,任政于齐,齐桓公以霸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管仲之谋也。
②管仲曰:“吾始困时,尝与鲍叔牙贾,分财利多自与,鲍叔不以我为贪,知我贫也。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,鲍叔不以我为愚,知时有利不利也。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,鲍叔不以我为不肖,知我不遭时也。吾尝三战三走,鲍叔不以我怯,知我有老母也。公子纠败,召忽死之,吾幽囚受辱,鲍叔不以我为无耻,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。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子也。”
③鲍叔既进管仲,以身下之。子孙世禄于齐,有封邑者十余世,常为名大夫。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。
——节选自《管晏列传》
乙
①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,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,当诣播州。子厚泣曰:“播州非人所居,而梦得亲在堂,吾不忍梦得之穷,无辞以白其大人;且万无母子俱往理。”请于朝,将拜疏,愿以柳易播,虽重得罪,死不恨。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,梦得于是改刺连州。呜呼!士穷乃见节义。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,酒食游戏相征逐,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,握手出肺肝相示,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真若可信;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。落陷穽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,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。闻子厚之风,亦可以少愧矣。
——节选自《柳子厚墓志铭》
11.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:
(1)尝与鲍叔牙贾 (2)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
(3)当诣播州 (4)亦可以少愧矣
12.翻译以下的句子:
(1)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,鲍叔不以我为不肖,知我不遭时也。
(2)请于朝,将拜疏,愿以柳易播,虽重得罪,死不恨。
13.甲文和乙文都写到了动人的友情,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些不同,请比较分析。
甲文
乙文
七、材料作文
14.在成长的道路上,我们会遇到很多人,有人更看重朋友,可也有人更看重对手。朋友和对手,你更看重哪一个?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。
要求:自拟题目;不少于800字。
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-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
1.俟我于城隅 搔首踟蹰 隐藏,遮掩 彼稷之苗 比兴 对国家残破,今不如昔的哀叹。也指国破家亡之痛。 弃捐勿复道 行行重行行 长路漫浩浩 涉江采芙蓉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金就砺则利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先秦两汉的散文 解释经书的著作
【详解】
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。
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:俟、隅、踟蹰、弃捐、利、己、谀。
2.
(1)A
(2)B
(3)C
【分析】
(1)
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。
A.“用之则行,含之则藏,唯我与尔有是夫”的意思是用我呢,我就去干;不用我,我就隐藏起来,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!该句不是宾语前置句。
B.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”,宾语前置句。“句读”和“惑”都是要强调的宾语,分别作动词“知”和“解”的宾语,“之”是提宾助词。现代汉语语序是“不知句读,不解惑”。
C.“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”,宾语前置句。“之”是提宾助词,现代汉语语序是“惟为听弈秋”。
D.“莫我肯顾”,宾语前置句。否定句中,代词“我”作动词“顾”的宾语,“我”作前置的宾语,现代汉语语序是“莫肯顾我”。
故选A。
(2)本题考查学生语言得体的能力。
A.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意思是不辞辛劳,贡献自己的一切,到死为止。该句中的“死而后已”用于教师节祝语,不合适。
B.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是杜甫对来得及时、滋润万物的春雨的赞颂,而这句话正是默默奉献,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培育学子的老师的真实写照。用在教师节,得体。
C.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的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,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。该句写老师付出心血培养学生,至死方休,如蜡烛燃烧自己,照亮学生,直到燃尽的那一刻。此句中的“到死丝方尽”“成灰泪始干”用于教师节的祝语,不得体。
D.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的意思是落花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,但它不是无情之物,化成了春天的泥土,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。该句可以用于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,但是句中的“化作春泥”用于教师节祝语,不得体。
故选B。
(3)
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。
A.铩羽而归: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。结合“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中取得了好成绩”“包揽金银”可知,中国羽毛球队是取得胜利的。使用错误。
B.差强人意: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。结合“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,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”可知,中国男足的表现让人很不满意。使用错误。
C.望尘莫及:望得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却不能追上,比喻远远地落在后面。结合“一骑绝尘”可知,其他选手追不上小苏。使用正确。
D.浮光掠影:意思是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。比喻观察不细致,没有深的印象;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,无真知实学。结合“吸引了不少观众”可知,观众对博物馆举办的“国云展”“为国宝代言”等活动印象深刻。使用错误。
故选C。
6. 没有来由的愁苦怅惘,不免时时坠入伤春悲秋的滥调。 我们都受到感染,而我的“病情”最严重。 反复使用的固有的“套子”,其实是死学,没有特色活力。 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,而在生活里,要走出去,去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。
7.王老师重视对实际内容的描写,反对以虚幻的描写无病呻吟。作者原句缺少生活画面而无法感染读者,王老师改动“清明到了”简洁自然;“金风玉露”和“天高气爽”空泛而无特色,繁冗而无感情, 王老师改动“今年八月”清晰直接。老师的改动对于“我”在文学创作上的指引必要、恰当。
8.B
9.D
10.(1)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,城池破败,百姓离散,到处一片衰朽景象,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,这泪是伤心之泪。
(2)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,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,这泪是欣喜之泪。
【分析】
8.
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体裁的能力。
《春望》是一首五言律诗,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是一首七言律诗,所以收录这两首诗歌的书应该是《律诗集粹》。
故选B。
9.
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、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。
D.“化近为远”错误。“巴峡”“巫峡”“襄阳”“洛阳”,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,而一用“即从”“穿”“便下”“向”贯串起来,就出现了“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”的疾速飞驰的画面,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。所以应该是“化远为近”的效果。
故选D。
10.
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。
甲诗: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,饱含着兴衰感慨;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、心系国事的情怀,充溢着凄苦哀思。诗人描绘安史之乱时,国破城败,都城中草木丛生,缺少人烟,内心充斥着对于国难的悲痛和忧愁,情绪蔓延到看见花开鸟鸣,心中更添离愁别恨,悲痛流“泪”,这里的“泪”是伤心之泪。
乙诗:史朝义自缢,安史之乱结束。杜甫听到这消息,不禁惊喜欲狂,手舞足蹈,冲口唱出这首七律。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;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,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。全诗情感奔放,处处渗透着“喜”字,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。诗人经历了漫长的安史之乱,终于听闻朝廷收复失地,战乱结束在即,心中的情感是“喜欲狂”,所流下的眼泪也是期待即将到来的和平生活的喜悦之泪。
11.(1)“贾”,经商。
(2)“多”,称赞。
(3)“诣”,去,到。
(4)“少”,通“稍”,稍微。
12.(1)我曾经多次做官,多次都被君主免职,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,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。
(2)子厚向朝廷请求,并准备呈递奏章,情愿拿柳州换播州,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,死也无憾。
13.甲文:司马迁极力赞美鲍叔,渴望得到像鲍叔那样的知己,得以施展才华。
乙文:韩愈写柳子厚和刘梦得的深厚友谊,是为了表达“士穷乃见节义”的观点,批判了世俗交情的浮浅与势利。
【解析】
11.
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。
(1)“尝与鲍叔牙贾”意思是“曾经和鲍叔经商”。“贾”,经商。
(2)“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”意思是“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,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”。“多”,称赞。
(3)“当诣播州”意思是“应当去播州”。“诣”,去,到。
(4)“亦可以少愧矣”意思是“也应该稍微觉得惭愧了”。“少”,通“稍”,稍微。
12.
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。
得分点:
(1)“尝”,曾经;“仕”,出仕,做官;“见逐于君”,被动句,“见……于”表被动;“以”,认为;“肖”,才能。
(2)“请于朝”,状语后置句,正常语序为“于朝请”;“疏”,呈递奏章;“易”,交换;“恨”,遗憾。
13.
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,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。
甲文:
本文通过鲍叔知贤、荐贤和让贤的故事,刻意探索和说明了如何对待贤才的问题。管仲其人,经商多分财利,谋事反而更糟,作官被逐,打仗逃跑。鲍叔却不认为他贪、愚、不肖、怯和无耻。反而从囚禁中把他解放出来,并推荐给桓公,使之有机会一展才能。司马迁极力赞美鲍叔,正是慨叹自己未遇解骖赎罪的知己。
乙文:
由“呜呼!士穷乃见节义。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,酒食游戏相征逐,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,握手出肺肝相示,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真若可信;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。落陷穽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,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。闻子厚之风,亦可以少愧矣”可知,柳宗元和刘禹锡患难见真情,表达了“士穷乃见节义”这一观点,并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对世俗交情发表了义论。他把“平居里巷”时的信誓旦旦和“一旦临小利害”时的落井下石作对比。“利害”前着一“小”字,又加上“仅如毛发比”来和平居“握手出肺肝相示”些话对照,批判了世俗交情的浮浅与势利,结尾“闻子厚之风,亦可以少愧矣”表达了对柳宗元风义的赞扬。
参考译文:
甲
①管仲,名夷吾,是颍上人。他年轻的时候,常和鲍叔牙交往,鲍叔牙知道他贤明、有才干。管仲家贫,经常占鲍叔的便宜,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,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。不久,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,管仲侍奉公子纠。等到小白即位,立为齐桓公以后,公子纠被杀,管仲被囚禁。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。管仲被任用以后,在齐国执政,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,并以霸主的身份,多次会合诸侯,使天下归正于一,这都是管仲的智谋。
②管仲说:“我当初贫困的时候,曾经和鲍叔经商,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,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,知道我生活贫困。我曾经为鲍叔办事,结果使他更加穷困,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,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。我曾经多次做官,多次都被君主免职,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,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。我曾多次作战,多次战败逃跑,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,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。公子纠失败,召忽也为他而死,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,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,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,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。生我的是父母,了解我的是鲍叔啊!”
③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,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。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,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,多数是著名的大夫。因此,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,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。
乙
①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,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,应当去播州。子厚流着泪说:“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,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,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,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;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。”向朝廷请求,并准备呈递奏章,情愿拿柳州换播州,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,死也无憾。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,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。呜呼!士人到了穷境时,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!一些人,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,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,夸夸其谈,强作笑脸,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,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,指着天日流泪,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,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;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,仅仅象头发丝般细小,便翻脸不认人。朋友落入陷阱,也不伸一下手去救,反而借机推挤他,再往下扔石头,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!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,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。他们听到子厚的高尚风节,也应该觉得有点惭愧了!
本文地址:http://guoji.xhd.cn/xxxw/3028.html
本文标题:2021年10月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一月考语文试题
版权信息:本文由上海新航道小编撰写,编辑,发布,禁止抄袭转载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站长及时删除!
推荐度:
免费领取:部分上海A类国际学校入学测试模拟题,AMC8/10/12真题测试卷;等国际学校备考资料。
留下表单信息,老师会及时与您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