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2-01-13 15:59:39 人气: 作者:admin 人已围观本文有578个文字,大小约为2KB,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
中美班学子“世界学者杯”载誉而归
2021年11月13日,我校国际部中美班的同学们线上参赛“世界学者杯”。六名同学组成的两支队伍总共荣获27枚金牌(Gold Medal)、7枚银牌(Silver Medal)和3个奖杯(Trophy),并且两支队伍都成功晋级全球站!
由中美班高二年级毛梓润、朱佳悦、黄鹂名3位同学组成的队伍在此次比赛中荣获“学者挑战团队奖”金牌&奖杯第一名、“冠军队伍”金牌&奖杯第二名、“团队抢答综合排名”金牌第三名、“团队辩论团队奖”金牌第三名、以及“协同创作团队奖”金牌第四名。
其中,毛梓润同学荣获“学者挑战学科奖项”金牌第三名、“冠军学者”金牌第六名、“协同写作个人奖”金牌第十名、以及“团队辩论个人奖”银牌。
朱佳悦同学荣获“本校冠军学者”金牌、“冠军学者”金牌&奖杯第二名、“学者挑战学科奖项”金牌第四名、“团队辩论个人奖”金牌第九名以及“协同写作个人奖”金牌第十九名。
黄鹂名同学荣获“学者挑战学科奖项”金牌第二名、“冠军学者”金牌第五名、“团队辩论个人奖”金牌第十六名、以及“协同写作个人奖”银牌。
由中美班高一年级汪佳晛、杨锦宇、王煜昕3位同学组成的队伍在此次比赛中荣获“团队辩论团队奖”银牌第十一名。其中,杨锦宇同学荣获“协同写作个人奖”金牌第八名;王煜昕同学荣获“团队辩论个人奖”金牌第十八名和“学者挑战学科奖项”银牌;汪佳晛同学荣获“团队辩论个人奖”银牌。
风靡全球的“世界学者杯”(World Scholar's Cup,简称WSC)以培养8-18岁“青年学者”为目的,每年有超过70个国家,近5万名代表同台竞技,全球排名角逐耶鲁大学冠军赛。该比赛每年会围绕一个主题,通过跨学科、主题性探究式等独特的学习方式,展开对六大学科领域(科学&科技、社会学、历史、艺术&音乐、文学、通识)的深度探究与竞技,从而启发“学者”们对不同学科兴趣,培养团队合作、国际沟通、创新与思辨等核心素养,成就未来学者与领袖。
我校中美班此次出战的六名参赛选手均取得优异成绩,两支参赛队伍也全部晋级全球站。让我们祝贺这些优秀的选手,一起来看看他们在比赛中的收获与感悟:
北纬四十一度,杜罗河口。大航海时代的彼岸,故纸堆里扬起过多少风帆,那么大西洋如今的海风中就沉淀着多少静谧。日子老旧得像是邦芬的教堂或者坎帕尼扬的火车站,滨河平原的醇酒甚至能把岁月无限拉长。而在东方,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殷实人家,几间瓦房,四方小院,守着流年。我们虽生在所谓遥远的东方,但感谢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,我们与大洋彼岸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,中西方文化得以充分交汇。
东方是历史的见证者,古典,含蓄而不失生机;西方是现代的发源地,热情,奔放而又恪守礼仪。西方与东方相隔千里却又近在咫尺。让我们以主人翁的热情拥抱西方,让西方的智慧映入我们的脑海。世界学者杯给了我们一个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机会。我们能深刻意识到,在孔子生活的年代,欧洲大地上有一位叫苏格拉底的老人也同样伟大。黑暗的中世纪,文艺复兴,艺术史……这些被中国教科书一笔带过却无比重要的历史在这里被放大。同样,来自西方的人们并不能体会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。一些被备赛手册中一笔带过的历史在平常的教科书中得以展现。在这里,我们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,增强了独立思考的意识。不失为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的一抹点缀。所谓中国灵魂,世界胸怀。我们在怀揣对祖国伟大热爱的同时更要有纵览天下之雄心,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英才。
这大概就是我们参加世界学者杯的意义与初衷。
——中美高一(1)班汪佳晛
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学者杯这个竞赛,能拿奖也可以说非常兴奋吧。因为我们三个人平时都没有大片的时间单独学习学者杯的资料,我也从未接触过纯英语的辩论,能拿到奖也着实缺不了三个人之间的信任和配合,比如在辩论的环节由于我没有经验,一直打二辩的位置。一辩汪佳睍会给我陈述观点并为反驳对方一辩铺平道路。有时候我有重要的观点没有陈述清楚,三辩王煜昕也会及时帮我补上并总结。这让我感受到比赛中团队的重要性。在写作方面,我这次确实有所收获,由于看过一些关于地球工程的科普,也运用了电影《流浪地球》的片段来举例,所以文章写得比较行云流水。不管怎么说我们在写作和辩论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是由于没有认真看资料,抢答和知识的考查做得不尽人意,这也算是对我们没有合理规划学习和竞赛的一个警示吧。总之,这次比赛我真的收获了很多,最重要的肯定是多了一次难忘的竞赛经历。从建队到磨合,从分配学习资料到选择线上比赛地点……我们一路从陌生到熟悉,最后的成绩得益于我们之间的信任和配合。这次比赛我也收获了自信,由于这半学期我在学校做得并不是很好,理科成绩不理想让我对自己很失望,是这次比赛告诉我我有这个能力,只是我的学习方法还存在问题,人不行别怪路不平。在第二场辩论中我们遇到了很强的对手,在最后与对手的交流中他们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辩论的建议,能在竞赛中学习也是非常好的。
——中美高一(1)班杨锦宇
在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里,小队成员根据分配任务分工合作。队长也会经常敦促大家学习。这种备赛方式使得队员们在备赛过程中更加高效。每个人对于自己负责的科目,都有充分的时间阅读资料。成员之间也会定期通过视频会议与队友讨论问题。这也是我们在团队辩论中能够有条不紊、冷静应对的重要原因。
学习备赛手册的过程中,六大学习板块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不同学科间的异同,也让我们对于未来专业有了更明确的方向。大量的阅读也为大家在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团队辩论、协同写作和团队抢答等环节不仅仅展现了队友的团队合作能力,更让彼此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。辩论后有双方给对方辩手提建议的环节,这种独特的形式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。
通过学者杯区域轮的比赛,我们的团队协作、时间管理、多任务处理、公共演讲、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软实力都得到了提升。更重要的是,学者杯比赛让我们跳出了专业的圈子,收获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经历。
——中美高一(1)班王煜昕
在这个周末,我和我的三名组员们参加了世界学者杯比赛。不同于其他竞赛项目,世界学者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比赛,而是一场学术上的盛宴。它涵盖了几乎所有学科,从而可以全方面提升我的能力。
学者杯共涉及六个学科。分别是科学、社会学、历史、艺术、文学和通识。比赛有团队挑战,学者知识挑战,学术辩论和协同写作四个部分。我们首先参加了学术辩论环节。比较幸运的是,假如我们赢了第一场,第二场我们可以轮空。比赛前15分钟我们接到了辩题,时间上有些紧张,但大家还是做了尽可能的准备。针对辩题我方进行了三次小组辩题讨论。期间站到对方的角度去瑞摩他们的出招思路,并在每次对手陈述后给予有力的反击。赛时对手不少论据都和我方预想的一样,但遗憾的是我方赛前只是做了简单的构思,受时间的限制没能做更深入的探讨。不过最终,我们小组成功赢下了两场辩论并获得辩论金奖。
参加学者杯让我收获良多,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教授和讨论完成指南的学习,让我提升了学习效率,同时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。
——中美高二(1)班毛梓润
本次学者杯的比赛虽然是在线上,但我和我的小队成员还是来到了学校,一起参与比赛。在比赛前,我们进行了分工合作。因为知识链接较多,一个人看会略有负担,所以我们采取了每个人做提纲的方式,方便自己和别人学习查找。这样也能加强我们的合作以及对知识的理解,锻炼了我们整理知识的能力。比赛中,我认为很重要的是配合彼此,团队合作。比如说写作部分,我们可能为了让小组成员的水平得到更好的发挥,需要牺牲一些自己喜欢的题目。虽然过程中我们也会有分歧,比如说团队答题的时候。但是即使答错了,我们也不会相互埋怨,而是鼓励彼此,这种团队之间的信任让我们的联系更加紧密。对于我个人来说,学者杯锻炼了我的学术能力。在辩论环节,我虽然曾经在十年级学习过辩论,但是已经很久没有应用,所以略有紧张,但是在完成了一轮的答题后,我增添了信心,并且开始总结经验,为下一次辩论准备。学者杯的题库知识量很大,但是非常新颖时尚。在阅读的时候,我不是把它当作一项任务或者一项作业,而是能够投入进去,并且和我的家庭分享我阅读到的有趣知识,这是我很感谢的。
——中美高二(1)班朱佳悦
很高兴这次和我的两位队友一并参加了WSC。由于疫情防控,我们临时从线下的合肥场调到了11月13日的线上。因此,整个备赛过程短暂而又压力巨大。虽然过程中充满了紧张情绪,可当真正开始比赛时,所有的负面情绪一时间便烟消云散。因为在比赛中,我和我的两位队友无一例外都抱着享受过程的态度。在长达九小时的比赛过程中,我们都坚持在四项比赛中保持着最好的状态,不是为了一纸荣誉,而是为了不断尝试突破自己,证明自己,这也就是所谓的self-efficacy。希望之后比赛的小伙伴们也能抱着这种态度,因为比赛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仅仅为了赢。输赢固然重要,但真正能让人在多年后回忆起来会心一笑的,一定是你努力的过程,而非结果。
最后,仍需感谢二位队友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现,以及本校老师对于此次比赛的支持与付出!
——中美高二(1)班黄鹂名
激烈的角逐已然落幕,在这场学术盛宴中,参赛者们为学术喝彩,让青春绽放,也遇见了更好的自我。祝愿同学们在接下来的世界学者杯全球赛中取得更耀眼的成绩。
本文地址:http://guoji.xhd.cn/xxxw/2669.html
本文标题:南京金陵中学国际部中美班学子“世界学者杯”载誉而归
版权信息:本文由上海新航道小编撰写,编辑,发布,禁止抄袭转载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站长及时删除!
推荐度:
免费领取:部分上海A类国际学校入学测试模拟题,AMC8/10/12真题测试卷;等国际学校备考资料。
留下表单信息,老师会及时与您联系